内蒙古开票-内蒙古开发票

内蒙古开发票【1.3.8.—徵—1.6.2.8—電—1.9.3.9.】李,开内蒙古普通票【保.真】【可.验.后.付】有广告设计费、办公用品、咨询费、服务费、建筑工程、建材、餐饮费、住宿费、会务费、租赁费、劳务费、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租赁、运输等等,欢迎您的咨询!

8月29日讯 今日沪指窄幅震荡,小幅下跌,国产软件概念强势上涨,领涨两市,紫天科技、中国软件等等9股涨停,带动云计算、网络安全、大数据等题材走强,5G概念盘中一度强势冲高,但最终冲高回落,风华高科与东方热电两股涨停,黄金股午后强势拉升,涨幅居前,昨日大涨的猪肉板块今天大幅回调,领跌两市,汽车整车板块也表现疲软,跌幅居前,银行、保险、证券、基建等权重股表现疲软。
截至今日收盘:沪指跌0.10%,报2890.92点;深证成指跌0.16%,报9398.47点;创业板指数跌0.27%,报1620.86点。沪股通全天净流入5.67亿元,深股通全天净流入2亿元。
板块方面:微信小程序、国产软件、黄金等板块涨幅居前,农业服务、猪肉、赛马概念等板块跌幅居前。
外围情况: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涨,道指收盘涨逾258点。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苹果涨0.67%,亚马逊涨0.14%,奈飞、谷歌、Facebook涨0.25%,微软跌0.13%。亚太股市涨跌不一,韩国综合指数领跌。东京日经指数跌0.09%,报收20461;台湾加权指数涨0.27%,报收10462点;韩国综合指数跌0.40%,报收1933点。
消息面上:多项住宅增设电梯政策将于9月1日起实施;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报2267点 较年初低点涨幅达281%;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国际交易中心宣布成立;应莹回应徐翔“炒股秘籍”:系交易总结 仅仅是分散的记录;商务部:美国企业对半导体产品提出两起337调查申请;应莹称财产查封冻结时大概是210亿左右;山东如意集团就莱卡科创板上市等三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神光财经表示,今日沪指窄幅震荡,小幅下跌,国产软件概念强势上涨,领涨两市,紫天科技、中国软件等等9股涨停,带动云计算、网络安全、大数据等题材走强,5G概念盘中一度强势冲高,但最终冲高回落,风华高科与东方热电两股涨停,黄金股午后强势拉升,涨幅居前,昨日大涨的猪肉板块今天大幅回调,领跌两市,汽车整车板块也表现疲软,跌幅居前,银行、保险、证券、基建等权重股表现疲软。目前股市下跌空间有限,所以大家可以积极逢低做多,但是大方向没有上涨的动力,接下来还是以震荡筑底为主,所以比较有利于做小波段。
巨丰投顾认为,大盘在2700-3000点箱体震荡,近期市场情绪回暖进入强势区间。周一在中美贸易局势紧张情形下,指数低开后在箱体中枢下沿震荡,略显强势;周二受外围大涨及MSCI第二次扩容利好高开高走,现普涨格局;周三小幅缩量调整,归于平静;周四沪指继续在2850点上方震荡,并未回补上涨跳空缺口,整体强势格局不改。总体看,市场底部相对确立,流动性仍是制约行情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建议关注绩优超跌股和政策利好驱动的投资机会。
操作上,中线继续选择优质标的进行布局,而短线可继续进行个股博弈,同时做好逢低再次加仓以及建仓的准备。具体标的上,经营良好,业绩优良的蓝筹股以及成长性龙头可优先关注。


凝聚生态共识 共享绿色成果——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侧记

2022-11-21发布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是千年前,年轻诗人王勃在滕王阁上的感叹。

  千年后,随着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拉开帷幕,全国目光再次聚焦南昌,在这里论道生态文明,共谋“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共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打开绿色之窗,放眼美丽中国“南昌样板”——细颗粒物(PM2.5)浓度改善幅度达到55.1%;优良天数比例提升了30.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8年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一;断面水质Ⅱ类水比例提高13.1个百分点;国考断面Ⅱ类水比例提高38.9个百分点……

  来自全国的千余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或聚首“云端”,或亲临现场,围绕“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碰撞思想、凝聚共识、畅想未来,共同呈现了一场生态文明盛会。

  生态南昌 气场凝聚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年会闭幕式上,《生态文明·南昌宣言》的宣读、发布得到了与会嘉宾响应。

  “论坛发布的《南昌宣言》要求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谋划未来发展。”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黎祖交说,希望南昌能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向新的阶段。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已举办10年。此次发布的《南昌宣言》吸收了本届论坛各位同仁研讨成果和共识,希望未来能够在红色大地上结出‘绿色’硕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青松说。

  “江西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都很好,这与江西主动进行生态保护密不可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中心主任、研促会副会长曲久辉说,生态环境和自然关系决定了文明的存在,只有好的自然才有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供给人类健康的生态服务。

  数据显示,我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保持全国第二,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6.1%、居中部第一,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5.5%,长江干流江西段和赣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标准。“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成功举办,鄱阳湖白鹤保护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江豚时隔40余年重返南昌主城区赣江江段,江豚的“微笑”成为江西靓丽新名片,赣鄱大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交融智慧 达成共识

  本次论坛发布《南昌宣言》之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位专家、学者,企业、政府部门负责人通过12个分论坛,碰撞观点、交融智慧、分享成果,满怀期待迎来振奋的回响。

  以会论“绿”,从论坛主题到议题内容,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从绿色低碳交通方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与修复、美丽乡村与生态社区建设等诸多方面聚焦低碳转型、绿色发展路径,搭建起一个国家级交流平台,并鲜明回应县域“双碳”标准、农村环境治理模式、“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诸多时代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必将在引领绿色发展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这些年来我们秉持生态优先、优化结构、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发展理念,在绿色交通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刘忠马说,得益于南昌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的汽车尾气治理试点,截至今年三季度,南昌市健康指数为70.78%,同比提升4.89%,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排名第一,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一。

  “美丽中国的建设是落实中国生态文明常态目标,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阶段性部署,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研究员王振波说,其核心内容是绿水青山,繁荣昌盛,只有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群英荟萃,观点纷呈。各位专家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和12个分论坛主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低碳转型、绿色发展贡献经验与智慧,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达成广泛共识。

  保护生态 富美协同

  本届论坛上,除了进行论坛和经验交流,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和“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也被正式命名表彰。其中安义县获评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也是南昌市此次唯一入选的县区。

  “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后,我们将以更为扎实的工作举措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抓绿色经济发展、抓社会和谐稳定、抓人与自然和谐,安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将更丰富、更多元、更有效。”安义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国栋说。

  数据显示, 2021年,安义县优良天数为336天,优良率达94.4%。2022年上半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6.6%;PM2.5平均浓度在全省排名进位46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5年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2022年月均值均达到Ⅱ类标准,水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来自全国各地生态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云集南昌,大家共同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总结1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宏文表示,将以年会召开为新的起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削减污染排放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效果。同时,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攻坚力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并通过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推进南昌“山水名城、生态都市”建设,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生态富民 绿色发展

  不仅仅是安义县。早在2019年,湾里就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获评“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湾里,地处南昌西北角,73.27%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拥有南昌城市“后花园”的美誉,更是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带来了先天优势。

  得益于“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岭溪谷、在芙山房、雨田水巷等28家中高端民宿集中入驻,且有了一个统一的品牌——“湾里人家”。

  早在2013年,湾里太平镇就通过政府投资和多方招商,盘活了村中闲置房屋、土地等“沉睡”资源,将楠树坪村这个几近荒芜的“空心村”改造成集住宿、餐饮、中医康养于一体的全方位体验民宿。

  如今,千年古银杏下,黛瓦青砖、朴素典雅的民宿村已成为当地特色。老屋翻新变民宿的事例不止于此。

  不仅仅是发展休闲乡村民宿,湾里管理局近年来围绕“加快梅岭揽山入城步伐,打造城市中央公园”的要求,全力打造生态优良、景色秀丽、产业兴旺、平安和谐、富有活力的宜游宜学宜业宜居新湾里。“十年来,我们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紧紧围绕‘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产业链,着力在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特色品牌培育实现了新突破。”湾里管理局文旅办主任李江华说,目前湾里顺利跻身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全省首批旅游强县区行列。

  从源头到末端,从水到土,从山林到河流,从城镇到乡村……通过全域禁养、全域禁燃、全域治水等“十个全域”工程,全力守护湾里的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优质生态。


南昌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

今日凌晨,我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证书,这是城市在湿地生态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代表着一座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

  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开幕,此次大会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大会焦点之一,北京时间11月11日凌晨,在日内瓦分会场,《湿地公约》秘书处向包括江西南昌、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山东济宁、辽宁盘锦在内的13个城市颁发了“国际湿地城市”证书。

  国际湿地城市是按照《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各国提名,经《湿地公约》常委会遴选审批,为符合认证要求的城市,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证书。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是全球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旨在以创促建、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理念,将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深度融合。

 “南昌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除其丰富的湿地资源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外,更因出色的保护管理获得了国际湿地城市的证书,我市编制了《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了专职管理机构,有效落实了各项保护管理措施。南昌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在湖城市,为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栖息地。成为全球湿地保护的典范。”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馥宁表示,南昌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是一个新起点,如何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保护,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是这张名片对南昌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提升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同时做好国际观鸟周活动品牌,提高观鸟服务品质,提升改造增加观鸟点等基础服务设施,做好观鸟周边产品研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有效保护,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国际湿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杨馥宁说。


正式揭牌!南昌组建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

 11月12日,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开幕式上,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由工信部批复,依托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建设地位于江西南昌。股东单位汇聚了虚拟现实硬件、软件、内容制作与分发、应用与服务等环节的行业骨干力量。创新中心将聚焦制约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平台,逐步构建覆盖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中国国际通信电子产业大会暨消费电子博览会开幕

11月11日上午,2022中国国际通信电子产业大会暨消费电子博览会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据了解,本届大会展会将持续到11月13日,向市民免费开放。展会设置了消费电子展区、无线充电展区、智慧酒店展区、智慧安防展区、南昌综合展区等多个主题展区,华为、OPPO、海康威视、创维、公牛等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带着各自前沿科技产品前来参展。

可实现导航、翻译、通知提醒的新一代智能眼镜;搭载升降摄像头,可实现AI健身的智能电视;IP54防护全天候作业无人机等众多新产品新技术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体验。“第一次来到展会,被现场高科技产品所震撼。”市民刘阳观展后说道,“相信随着智能家居类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未来人们的生活会更加便利。”


XR(元宇宙)健竞大赛总决赛观看人次突破3500万

11月13日消息,12日(昨天)2022世界VR产业大会专场赛事XR(元宇宙)健竞大赛总决赛在南昌小蓝VR产业基地启幕。本次赛事既是国内首个元宇宙健康运动竞技游戏大型赛事,也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XR健竞赛事。

  本次赛事总决赛现场有100名通过云海选、体验赛、星选赛层层选拔出的选手同台竞技,同时线上还有500名选手在“元宇宙”虚拟空间骑行比拼。总决赛分为活力热身赛、战队排位赛、耐力比拼赛和决胜冲刺赛四个环节。

  大赛吉祥物数字人“元小猿”通过现场大屏进行比赛规则讲解后。随着一声鸣枪发令,选手们开始骑行——经过四轮激烈比拼,黄队3号选手周克强最终以1分19秒22勇夺2022XR(元宇宙)健竞大赛总决赛个人赛冠军,蓝队2号选手黄思远、黄队5号选手邱凯分获个人赛亚军和季军, 黄队以2小时15分28秒的总时长获得团队奖。

  本次总决赛盛况通过网络平台同步直播,总观看人次突破3500万。“2022XR(元宇宙)健竞大赛开展以来,5G、XR、AI等新技术的融合跑出了加速度,骑行、划船、拳击等虚拟运动项目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运动装备硬件、竞技游戏应用软件实现了更有效的衔接,一大批耳目一新的虚拟运动场景让人们沉浸其中,一大批‘00后’被迅速点燃了运动健身的激情,元宇宙健竞的未来之门由此打开。”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结束后,XR(元宇宙)健竞大赛将持续开展常态化赛事,拓展更多5G+XR健康竞技游戏应用场景,打造体育健身的全新体验。

  11月13日,2022XR(元宇宙)健竞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将在2022世界VR产业大会主会场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盛大开幕。近年来,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元宇宙概念热度持续提升,成为全球各国和科技公司竞相追逐的新领域,拉动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元宇宙高峰论坛演讲环节,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开启了一场元宇宙思维盛宴。

  翻越三座技术大山做好元宇宙“新基建”

  元宇宙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进而打造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人类第二空间。

  中国具备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基础设施方面,拥有全球最大的5G网络与光纤网络,有多家基础扎实的云计算厂商,有强大的AI技术能力,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在消费市场方面,全国人均消费支出超过2万元。在产业配套方面,VR技术发展与规模化应用逐步展开,目前国内的元宇宙产业规模约300亿元,未来五年或将突破2000亿元。

  目前,我国VR产业正飞速发展,南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真金白银支持VR产业发展。人才积累方面,支持高校设立VR专业,南昌大学创建元宇宙研究院;应用创新方面,建立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元宇宙+教育、元宇宙+新闻等场景创新不断落地。

  我们有先机、有人才、有应用、有创新,同时,在元宇宙的技术层面还有很多需要突破的,从产业一线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三座技术大山:视觉技术、听觉技术、交互技术。

  我们将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翻越三座技术大山,做好元宇宙“新基建”,支持江西元宇宙产业发展。

  元宇宙不仅仅是一个虚拟世界,也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

  元宇宙可以应用在很多场景之中,VR是体验元宇宙世界的一个视角。以声音来举例,以前的电影院是立体声,画面里所有的声音都是从前方传出来,到了杜比全景声时代,当电影出现一架飞机从后面飞过来的画面时,观众能听到声音从后方传过来。元宇宙也是一样,它是所有信息的集合,构筑了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元宇宙不仅仅是一个设备,而是一个应用场景。

  VR能够带来更大的视角,让我们去感受元宇宙。

  VR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它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目前的一些行业报告来看,VR产业今后五年的成长速度将十分迅速,企业如何从中抓住发展机遇,需要整个行业倾力协作、不断探索,世界VR产业大会提供了一个供行业交流的平台,这是历届大会举办的意义之一。

  元宇宙是虚实融合的高级形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文华

  从用文字简单记事,到用照片、视频记录,再到如今尝试打造虚拟世界,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不断地探索如何实现沉浸式体验。

  元宇宙一词来源于尼尔·史蒂芬森在1992年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中,元宇宙是一个沉浸式的数字世界,人们身处其中用“化身”(虚拟形象)交流。

  元宇宙在展现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包括模拟、仿真、交互、智能等属性,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虚拟世界,它不是理解上的精神世界,而是通过物理媒介来承担,或基于某种算法,或基于某种呈现的集合,借助网络手段来呈现。

  元宇宙正处于发展初期,代表下一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的高级形态,制定通用的标准体系和互操作接口规范,是建立开放互联、兼容并举的多元复合宇宙生态的基础条件。XR/VR技术是元宇宙必备的入口技术,现有呈现终端技术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元宇宙将通过VR、AR、超高清等技术实现沉浸体验,通过虚拟社交、数字工厂等实现虚实融合、时空拓展。

  VR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馆长 彭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是一座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城与铁河古墓群,以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考古发掘为主要功能的专题博物馆。为了更好地展示海昏侯国遗址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不断推陈出新,实现科技与展览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完美融合,使参观体验更加丰富、生动。

  大量使用VR/AR等先进技术的金色海昏360°全景线上展厅,运用图片、文字、视频、热点交互等多种展示手段重现历史场景,使观众观看展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对话。“遇见海昏——汉文化体验互动区”展现了“科技赋能文化”理念,约216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提供了包括汉学书苑、衣冠礼乐、八音和鸣、海昏宝藏、少年天子、妙手回春、掌上海昏、钿车宝马、投壶游戏和巧夺天工等各类高科技互动项目,通过科技与文物的“碰撞”,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

  VR具有沉浸性和交互性特点,可以不断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孕育出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文旅体验。VR丰富了文博场馆的展陈手段,也让文物展示语言更加多元化。


南昌大力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 打造老人新乐园

2022-11-21发布

锻炼、喝茶聊天、看书……每天早上,家住高新区艾溪湖管理处万科南社区的陈东升老人便从家里出发,步行几分钟到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启一天的生活。服务中心的老人们来来往往,热闹、欢快,俨然是社区老人的新乐园。

  有了这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陈东升的生活丰富充实了起来,有专业的护理床位和专业的护理人员,为他提供助餐、颐养、护理、康养等服务,还有各种满足老人休闲娱乐的服务设施。

  这样不离家、不离亲,“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南昌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养老点位”问题,大力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在全市新建或改扩建18个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以上、床位25张以上的社区嵌入式养老院,逐步建立起就近、方便、专业的“15分钟养老圈”。截至10月底,18个点位已完工17个,已投入运营10个,已入住老年人200余人。正在施工的青云谱区南莲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已完成94%工程量,预计本月底完工。

  据悉,万科南社区嵌入式养老院面积约1400平方米, 是高新区首家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今年我们提升改造了长者食堂,将老人的健康和满意度放在首位,按照‘少盐少糖、每天不重样、新鲜不隔夜’的原则为老人提供健康餐。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该中心负责人彭长林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就餐、送餐人次达4万余人次。

  今年74岁的老人陈盛悭和老伴刘美兰将新家“安”在了青山湖区塘山镇湖东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和我之前住的养老院比起来,这里的环境、服务都好太多了。”作为最早一批入住的“住户”,刘美兰十分享受这里的老年生活,“护理人员对我们十分关照,到点了会提醒我们去吃饭,还会带我们做操、玩小游戏。”

  记者在该养老服务中心看到,中心有日间照料、健康颐养和失能失智照护3个专区,设有接待室、棋牌室、书画室、健身房、舞蹈室、医疗康复室、社区护理站等。老人居住的房间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等多种模式,配有全套家具、家电、淋浴室及洗澡安全扶手、紧急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等。餐厅设有亲情包间,并对外开放,有专业的营养师按老年人口味及需求制定健康食谱。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我市将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建设项目纳入民生重点工程,累计新增投资7426万元,新改建面积2.47万平方米,新增床位数85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797张。


2022年全省首次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 南昌获评第一名

2022-11-21

南昌市创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于2021年底专门成立中小企业服务局,聚焦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改革攻坚、精准施策,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活力日益凸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记者近日获悉,在2022年全省首次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南昌荣获第一名。

  南昌市多措并举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完善梯次培育机制。聚焦升规入统,落实升规入统政策并创新兑现方式,首次通过“免申即享”方式进行无感兑现奖励资金2785万元,奖励资金通过“惠企通”平台直接拨付、直达企业。聚焦专精特新,逐步构建全门类政策保障体系、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优化全要素资源配置体系,推动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聚焦融通发展,依托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典型模式案例集(2022年)》,南昌市小蓝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相关模式成功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高水平聚合服务平台,推动各县区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立中小企业服务窗口,精准提供惠企政策解读、涉企事项办理、企业权益维护等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数量和质量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育才引才、创业培训等服务。高效率畅通融资渠道,实施资本助力行动,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档案精准推送融资需求,整合19家驻昌银行业金融机构45种普惠金融产品扎实推动银企对接,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高频次开展政策解读,线下召开“服务企业零距离、助企纾困面对面”政策落地现场会,线上开设“洪城政策通”专栏、开展“春雨润苗扶微助企”政策宣讲直播,建立了覆盖超15万家企业的全市惠企政策宣传网络。

  持续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提升数字化转型服务,对全市优质中小企业开展“特派员”走访帮扶,建立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优先扶持引导。加强数字化转型培训,组织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数字化转型专项培训、“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南昌分会等活动,引导中小企业加速数字化升级。培育数字化转型项目,积极推动企业参加“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今年该市共101家企业报名参赛,其中自主研发项目占比超过90%,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类项目占比达70%,3家企业在全省决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